在馬賽期間,偶然走進老港一家書店,這家書店全部賣和海洋,魚類有關的書籍。突然打開一本魚書,裡面記錄了法國所有的淡水魚類,有種奇幻的感覺。
就連店內書的支架,也是魚。
整間書店看過去的樣子:
右邊的書架陳列著海洋書籍,書架上方是海洋生物插畫和鯨魚雕塑。
在老港這樣人潮湧動的旅遊勝地,給海洋生物專門開闢一間書店,並且幾個書架都講魚類,還全都是法語書,顯示了店主的個性。馬賽即使有《基督山伯爵》,即使出門走幾步幾乎就能看到名著裡記錄的伊夫島,或者扭頭向老城區走十幾分鐘就能到達《大鼻子情聖》作者故居,店主就是要發揮不去專門銷售本地大部頭經典名著,偏要賣魚書,你能把我怎樣的個性。
除書店之外,馬賽的讀書人也很有個性。在村莊房子後面的礁石上,就這樣一躺,半個下午,讀一會兒書,熱了就游一陣子泳。來看大海的我自然風景都看不過來,哪裡還顧得上讀書。而對他們來說,藍寶石般的地中海只是讀書的背景,大海的潮聲也只是讀書的白噪音而已。這樣的陽光夏日,一本書陪伴便是假期了,好像沒有看到捧著手機或者平板電腦的⋯⋯
這位女士讀書讀得入迷,潮都漲到身邊了才發覺,於是趕緊搬家。她去找新礁石時,我看到了她讀的書,因為書的風格是法國某著名出版社的統一設計風,所以我專門偷窺了書的名字:
法國作家Neige Sinno的《憂傷的老虎》(Triste tigre)。
等她回來取書時,我問她,這本書是講甚麼的?好看嗎?
她說講亂倫性暴力,作者從小經歷的被繼父強姦的故事。然後她帶著一幅沈重的表情說:啊讀起來很難,這種暴力的事情,真的很難消化⋯⋯
我說:怎麼選擇在這樣美的陽光海岸讀這樣沈重的書?
她說是看電視看到這本書的介紹,就買來看,結果看得很虐心。
但這樣虐心還要重新找礁石再看,可見這本書不錯。
不僅在海邊礁石上,在馬賽旅遊景點,也看見不少人手捧書在讀,讀書的年輕人居多。
紅裙子女士趟在山坡上讀書的樣子好自由愜意,彷彿一幅油畫,我不禁多拍了幾張。
不知道她在讀什麼書呢⋯⋯
在同一個公園的長椅上,絕大多數人都在看手機,而這位讀書的大哥好像用一本書傲視馬賽海港。
讀書都能讀成馬賽老大的樣子,好像這是他家裡沙發如此愜意輕鬆。不過如果以一個書蟲的角度來看,這麼好的風景不來讀書,不是浪費嘛?
當然,還有小朋友也拿著書讀得起勁,小朋友在讀漫畫書。
能在海邊抱著書讀真好啊。
以下是破Q時間:
破Q: 這期《魚圖》怎麼寫得這麼小學生作文風格。
🐟:沒爛尾就不錯了!本期《魚書》差點因病休刊!馬賽回來生病生到現在,半夜睡不了,咳嗽咳死我了!這麼敬業你還不訂閱一下嗎?
破Q: 咳成這樣不能溫柔一點嗎?還要語氣這麼暴力嗎?真要當憂傷的母老虎嗎?
🐟:請從Fish Books 這部影片的5:21秒開始看起,再跟我嘴硬,看你到底認不認得老虎的字。